“智慧治療室”臨床研究正式開始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7-13 11:44:58 來源:中國健康網 我要評論 在信州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開始了通過IoT技術連接手術室內的醫療器械以及與手術室外人員溝通的臨床驗證。
數字化轉型發生在各行各業,人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都成為了數字化的場景,而醫療物聯網也成為醫院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在這個時代大背景下,日本醫療研發機構(AMED)與東京女子醫科大學、信州大學等5所大學以及電裝、日立制作所等11家公司共同攜手,積極推進“智慧治療室”項目,旨在通過活用IoT技術,將各種醫療器械設備進行連接,從而整體把握手術的進程、患者的狀況,進一步提升手術的精度和安全性。
“智慧治療室”項目由東京女子醫科大學(先端生命醫科學研究所 村垣善浩教授、岡本淳特任講師等 )進行統籌,以電裝為核心研發具有高度普及性的手術室用接口OPeLiNK,,此技術的核心是中間件(middleware)ORiN(Open Resource interface for the Network),可以實現與日立制作所開放式MRI等的治療室內的醫療器械設備的物聯網連接。

智慧治療室OPeLiNK概念圖
現在,在手術室等醫療一線,醫生及工作人員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一邊對各種類型的醫療器械設備所輸出的龐大信息量進行判斷,一邊對患者進行治療。日本醫療研發機構(AMED、理事長 末松誠)表示,通過活用IoT技術將各種醫療器械設備進行連接和打通,可以在瞬間將手術的進展以及患者的狀況等各類信息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梳理和整合,實現醫生及工作人員之間的信息同步共享。
此次,以2019年實現產業化為目標,配備OPeLiNK“標準模型”的治療室在信州大學醫院的先進醫療樓里完成了設置,在提升治療的效率以及安全性上備受矚目。為了實踐驗證,本月已經開始了關于腦瘤的臨床研究。另外,今年年末在東京女子醫科大學設置了實現臨床研究的“原始模型”,機器人病床、新的精密誘導治療等新技術將在2020年以后根據時機進行發布。此項目作為信息基礎設施,活用可以提供開放的開發環境的連接接口OPeLiNK,將會積極促進“智慧治療室”的普及。

醫療是關系到全人類的重大課題,“智慧治療室”的出現和發展,不但有希望成為日本新的產業基礎,也為醫療物聯網的推進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電裝簡介:
電裝,是世界屈指可數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廠家之一。在2017年世界500強企業中排名第236名、世界500強在華社會貢獻排行57名。如今,電裝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近200家關聯公司,集團員工數超過16萬人。作為電裝在中國的統括公司——電裝(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目前在國內設有生產公司、銷售公司以及軟件開發公司等共計29家關聯企業,建立了完善的銷售、售后服務體制和生產供應體制。
鄭重聲明:中國IT研究中心網站刊登/轉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論證其描述。中國IT研究中心不負責其真實性 。
【更多獨家新聞請關注中國IT研究中心微信公眾號。微信搜:CNIT觀察】
CopyRight 2017 CNIT-Research All Rights Reserved.
中華人民共和國 京ICP備16038303號-2